周四(7月28日),高盛在一份聲明中稱,截止2017年中期,原油價格都將維持在此前45美元/桶至50美元/桶的范圍內,全球原油的供需平衡局面也幾乎不會發(fā)生改變。高盛的分析師稱,有許多因素都將使石油市場持續(xù)保持停滯。
分析師稱,石油的供需基本面平衡狀況依舊脆弱,任何利多油價的狀況都會被反面的利空消息相抵消:比如,加拿大野火對產出的影響,就被伊朗在獲得解除制裁后的強勁原油供應狀況抵消,同時,印度和中國的原油需求增長放緩的狀況,也使得尼日利亞和委內瑞拉原油供應中斷問題變得無足輕重。此外,成品油的供應增加,則意味著原油的開采量即使下降也難以拉高油價水平。
分析師指出,短期內原油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使得原油價格很大程度上將與美元掛鉤,全球原油貿易以美元計價,而不是市場供求關系基本面。
分析師稱,事實上,今年下半年原油市場將出現每天23萬桶的供需缺口,但這在高企的庫存面前仍是杯水車薪,不足以對油價有足夠的拉抬效果。
7月份到目前為止還剩下最后一個交易日,而本月以來,原油價格已經下跌了約13%。自6月9日見頂以來,NYMEX原油價格已經下跌超過20%,重入技術熊市。此同時,美元指數在7月小幅上升,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價格更為昂貴。
紐約港,歐洲和新加坡的汽油庫存積壓引發(fā)市場擔憂,不過高盛稱,原油供大于求的壓力并沒有出現顯著性的惡化,短期內庫容還不至于“爆艙”,因此,油價也難有更大的回調空間。
相反,今年到目前為止,汽油需求強勁,而原油庫存的反季節(jié)性上升,有更大的可能性是由于今年夏天煉油能力過剩和強勁的煉油利潤上升。高盛稱,由于經濟學家預測消費支出強勁,全球汽油需求預期將繼續(xù)強勁增長且將持續(xù)下去。
高盛預計,全球原油需求將有所放緩,中國原油庫存增加的局面突然中斷、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原油供應逐步恢復的前景,都將打壓原油價格,使其回落到35美元/桶以下。
上述任何一件事件都將完全抵消盛所預計的2016年下半年每天23萬桶的供應缺口的影響。然而,短期來看,上述國家的原油供應仍然受到困擾,暫時不會令油市供需失衡狀況再出現猝然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