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價“牛氣”或“沖傷”全球經濟
2月24日,至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一攬子
原油價格報收121.70美元/桶,距2008年7月31日創(chuàng)下的122.48美元/桶的最高價格僅相差0.78美元/桶,且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兩大基準油價——紐約原油期價和
布倫特原油期價連續(xù)走強,創(chuàng)下了兩年多以來最長的連續(xù)上漲記錄。這其中,紐約原油期價創(chuàng)下9個月以來的新高,同時,上周累計逾5%的升幅接近去年總體漲幅的一半。
而中東和東南亞地區(qū)的現(xiàn)貨價格亦全線上漲:阿曼、米納斯、杜里和中國大慶等地的現(xiàn)貨油價漲幅均超過1美元/桶,其中,塔皮斯現(xiàn)貨油價在2月23日突破了130美元/桶。
不過,油價近期的不斷上升引起了很多國家和分析師的擔憂。昨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援引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李紹先的話稱,油價持續(xù)高升,對于仍在艱難復蘇的世界經濟來說無疑是一大負擔,“不管是對深陷債務危機的歐元區(qū),還是復蘇仍不穩(wěn)固的美國來說,都是如此”。
供應量減少
在分析人士看來,
國際油價近期之所以走強,很大程度上還是與伊朗局勢有關。一個被投機者炒作的預期是,一旦伊朗爆發(fā)戰(zhàn)爭或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將極大影響全球原油的供應。數據顯示,伊朗是OPEC第二大產油國,是歐洲、中國和印度等地的主要原油供應國。
但多位能源專家先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預期”或不能變?yōu)楝F(xiàn)實,“一方面,美國與伊朗短期內動武的可能性正在變小,地緣政治風險有趨弱之勢;一方面,從OPEC其他國家與美國和歐洲的良好關系來看,OPEC其他產油國將加大原油的生產節(jié)奏。此外,即使伊朗禁止向歐洲運輸石油,歐洲國家也有足夠的能力彌補伊朗的空白。”
“即使伊朗真的封鎖石油通道,也僅對中國和歐洲每天減少55萬桶的供油量,對國際油價市場不會造成太大的壓力。”中國之聲昨日分析認為,真正引發(fā)近期石油市場恐慌的是一個“組合性的群體問題”——南蘇丹輸油管爭端停止輸油,敘利亞面臨暴亂的困擾,也門石油工人罷工,北海道輸油管老舊失修導致常常造成輸油中斷,“這些再加上伊朗可能封閉霍爾木茲海峽的舉動,將讓全球的供油量減少125萬桶”。
實際上,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早就曾表示,國際石油價格波動的真正原因“仍然是國際市場的熱錢在作怪”,且國際油價的漲跌已“不能完全反映市場需求的變化”。
暴漲幾率加大
事實上,不出意外,在國際油價近期飆紅的過程中,再次出現(xiàn)了國際投行們唱多的聲音。
德國商業(yè)銀行日前將2012年布倫特原油均價預估從106美元/桶大幅上調至117美元/桶,并預計第一季度油價將維持在120美元/桶上方,其給出的原因是“由于存在地緣政治因素帶來的風險溢價”。同時,德國商業(yè)銀行還表示,今年美國
原油期貨價格均價為107美元/桶,高于1月初預期的100美元/桶。
摩根大通也將2012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從先前預測的112美元/桶大幅上調至118美元/桶,原因同樣是“考慮到經濟恢復增長及來自于如伊朗和尼日利亞的主要原油生產國的供應風險”。金融大鱷高盛甚至將前三季度的紐約原油期價的均價全部調高,分別是113.5美元/桶、115美元/桶和123.5美元/桶。
另外,中國之聲援引華爾街分析師的看法稱,“在全球經濟復蘇、運油量不斷增加的狀況,油價已經在持續(xù)上升。如考慮到產油量目前嚴重有限的大背景,任何意外事件的發(fā)生都會造成全球石油恐慌,進而,油價暴漲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歐美備受煎熬
中宇資訊分析師申濤多次對記者表示,如將伊朗核問題定義為“極端影響因素”,且爆發(fā)戰(zhàn)爭,預計國際油價至少推高至150美元/桶的歷史峰值。這意味著,國際油價將重新回到2008年7月盤中創(chuàng)下的歷史高點。
然而,一旦國際油價上漲到令人驚恐的150美元/桶,受重創(chuàng)的將是全球經濟。美國智庫先前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油價一旦到了130美元/桶,美國經濟恐怕很難復蘇。”
原油高企對美國的傷害已經顯現(xiàn)。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國汽油價格漲了8.8%,截至上周的一周均價超過了3.65美元/加侖。“往年這個時候,由于季節(jié)性需求放緩,價格本該處于較低水平。”路透社分析稱,“汽油價格上漲確實是一股新的阻力,削弱了美國經濟經受沖擊的能力。”
據了解,美國的汽油價格去年曾達到4美元/加侖,這一度引起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擔憂。他曾直言,“現(xiàn)在美國的油價太高了。”有意思的是,對于處于競選年的美國來說,汽油價格目前又成了共和黨和民主黨的舌戰(zhàn)話題。奧巴馬的競爭對手公開許諾將讓美國的汽油價格下降,這立即遭到了奧巴馬“嗤之以鼻”地回應。
不過,目前不是只有美國深受高汽油價格的苦惱。申濤認為,中國的
成品油零售上調窗口或最快將于3月8日前后正式打開,“屆時,三地原油變化率或將已經走高至6%-8%”。
“如受全國兩會影響,國家發(fā)改委決定推遲成品油零售價格上調,則必將引發(fā)國內煉油成本壓力的提升,成品油的漲幅更可能翻倍增長。”申濤說。
對于歐洲來說,一些企業(yè)也備受油價煎熬。據外媒近期報道,“目前,瑞士大型煉油商PetroPlus集團喪失了所有信貸額度,法國LyonDell集團煉油廠由于油價飆漲即將關閉。”
【相關新聞】
中國1月原油
加工量同比增1.9%
2月24日,國家發(fā)改委在官網發(fā)布新聞稿稱,今年1月,中國原油加工量為3620萬噸,同比增長1.9%。同時,成品油產量為2218萬噸,同比增長4%,其中,汽油692萬噸,柴油1357萬噸,分別增長6%和1.5%。
不過,據道瓊斯統(tǒng)計,今年1月,原油加工量合計日加工856萬桶,相較去年12月928萬桶的日加工量下降了7.7%。但環(huán)比的跌勢或繼續(xù)持續(xù)!度A爾街日報》援引行業(yè)機構隆眾資訊的報告稱,預計在2月,
中石化和
中石油計劃加工2927萬桶原油,較1月的日均加工量下降1.5%左右。
另外,據國家發(fā)改委統(tǒng)計,今年1月,中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1944萬噸,同比基本持平,日均環(huán)比下降5.7%。這也導致庫存的持續(xù)回升。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成品
油庫存比上月底提高了24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70萬噸。